piglei(@Piglei) 's Twitter Profile Photo

有一位《Python工匠》的读者通过公众号找到我,分两笔给我赞赏了一笔我从没见过的巨款。非常开心,也有点感动,心里还有一点小骄傲。

曾经用心写下的文字,某天终于成为了对他人“非常重要”的存在。🥰

有一位《Python工匠》的读者通过公众号找到我,分两笔给我赞赏了一笔我从没见过的巨款。非常开心,也有点感动,心里还有一点小骄傲。

曾经用心写下的文字,某天终于成为了对他人“非常重要”的存在。🥰
account_circle
piglei(@Piglei) 's Twitter Profile Photo

最近读到一篇很好的文章:《软件开发者应该学习的 10 件关于“学习”的事》。里面有一些很有启发性的内容,比如:做智力题和编程能力没有关联性;新知识对于初学者来说先是抽象的,然后通过大量例子将其具象化,最后又重新变得抽象,这时才算是真正掌握。

推荐阅读。

link: cacm.acm.org/research/10-th…

account_circle
piglei(@Piglei) 's Twitter Profile Photo

十多年前,在北京上班时第一次吃到吉野家的双拼饭,我很爱吃,就是觉得价格太贵,要30多块。

如今,满大街的各种粉面都卖到了30价位,里面就薄薄几片肉。这时再回到吉野家,点上一碗双拼饭,同样的价格,半碗都是肉。

啊!时间把吉野家从奸商变成了良心商家。

十多年前,在北京上班时第一次吃到吉野家的双拼饭,我很爱吃,就是觉得价格太贵,要30多块。

如今,满大街的各种粉面都卖到了30价位,里面就薄薄几片肉。这时再回到吉野家,点上一碗双拼饭,同样的价格,半碗都是肉。

啊!时间把吉野家从奸商变成了良心商家。
account_circle
piglei(@Piglei) 's Twitter Profile Photo

可能是偏见。我很不建议入行不久的程序员,过度使用 copilot 类 AI代码补全工具。

使用这类工具,编程会从“写”变为“审阅+微调”。对经验丰富的程序员来说,这当然能极大提升效率。但对新手,一些对编程至关重要的大脑回路还没成型,此时太习惯“审阅”模式弊大于利。

有志成为好作家,何故要先去做编辑?

account_circle
piglei(@Piglei) 's Twitter Profile Photo

闲鱼上遇到一个卖家,翻他的卖出列表,看到很多游戏、游戏机和相关硬件。

忽然,列表中插进来一本育儿书籍,那一瞬间,仿佛感受到了曾发生在他身上的挣扎。😟

闲鱼上遇到一个卖家,翻他的卖出列表,看到很多游戏、游戏机和相关硬件。

忽然,列表中插进来一本育儿书籍,那一瞬间,仿佛感受到了曾发生在他身上的挣扎。😟
account_circle
piglei(@Piglei) 's Twitter Profile Photo

最近有一笔很离谱的消费: 300 多买了个 HHKB 蓝牙改装件,换在已经 8 年高龄的老键盘上。啊,这钱都够买一块新的机械键盘了!

好在改装件产品很不错,用了一周了,很满意。终于告别了身边最后一个 MiniUSB 插口。😬

最近有一笔很离谱的消费: 300 多买了个 HHKB 蓝牙改装件,换在已经 8 年高龄的老键盘上。啊,这钱都够买一块新的机械键盘了!

好在改装件产品很不错,用了一周了,很满意。终于告别了身边最后一个 MiniUSB 插口。😬
account_circle
piglei(@Piglei) 's Twitter Profile Photo

随手抓起一本家里的儿童绘本,没想到好看到令人吃惊。

绘本名叫《登月》,讲述人类历史上首次登陆月球的故事。文字和图画质量惊人,比如第一张,镜头从月球表面略过,一小颗蔚蓝色的星球出现在右上方,搭配那一小段文字,看得我一个成年人都有点鼻子发酸。

随手抓起一本家里的儿童绘本,没想到好看到令人吃惊。

绘本名叫《登月》,讲述人类历史上首次登陆月球的故事。文字和图画质量惊人,比如第一张,镜头从月球表面略过,一小颗蔚蓝色的星球出现在右上方,搭配那一小段文字,看得我一个成年人都有点鼻子发酸。
account_circle
Yimin Zhao(@real_doctormin) 's Twitter Profile Photo

最近正好在带本科生,谈谈我的体验

在我遇到的实际工作中move fast比追求完美更重要。我带的学弟开发经验并不多,但是在ChatGPT的全程伴飞下能混沌地快速完成任务,很多时候其实并没有彻底理解问题就已经提前解决了问题。

这种成长不完美,但是对于团队而言,尤其在我和他赶Paper时尤其有帮助

account_circle
Nick(@nickhsu) 's Twitter Profile Photo

最近看到不少言論在討論,學生或是菜鳥工程師不應該太依賴 AI 寫代碼、做報告。

這些討論讓我想到小時候的經歷。我的母親是台灣鄉下農會的員工,農會一直是個十分保守的金融機構。90

account_circle
piglei(@Piglei) 's Twitter Profile Photo

我 Review 代码时,看到 time.sleep(<int>) 基本会亮黄灯。不管业务代码还是测试代码,sleep 多数时候都意味着逻辑和“时间”有过于紧密的耦合关系。

90% 的情况下,这个耦合关系都是错的,需要被耦合的不是时间,而是其他要素。时间只应作为介质,而非本质(因此循环内 sleep 作为等待介质可以接受)。

account_circle
piglei(@Piglei) 's Twitter Profile Photo

神州租车这个弹出框,第一眼真的看不懂,琢磨一会觉得自己懂了,再想想,不行还是没懂。设计出这个选项的人,你是个人才。

神州租车这个弹出框,第一眼真的看不懂,琢磨一会觉得自己懂了,再想想,不行还是没懂。设计出这个选项的人,你是个人才。
account_circle
PJ Wu(@WuPingJu) 's Twitter Profile Photo

Xiaowen piglei 我有兩個 Keyboard Maestro 的自訂 macro ,一個是英文潤色與語法修訂(GPT3.5),一個是中翻英(GPT4),如果是一般基礎表達,我會先自己寫一段英文然後丟給第一個 macro 改,如果是一段比較完整的句子(大概一百個中文字以上,並且涉及一些我不會的單字),我就會用第二個 macro

account_circle
piglei(@Piglei) 's Twitter Profile Photo

“怎么才能发财啊?不如我们买几本炒股的书吧。”老婆跟我说。

​“不用买,我手上刚好就有一本。”我把手里的绘本翻到第34页,递给了她。

“怎么才能发财啊?不如我们买几本炒股的书吧。”老婆跟我说。
​
​“不用买,我手上刚好就有一本。”我把手里的绘本翻到第34页,递给了她。
account_circle
yetone(@yetone) 's Twitter Profile Photo

6 这个写死在源代码里的数字应该是华为内部大量技术人员严格推算出来的,因为等待 6 秒既不会让大家等得太焦躁,又不会让人觉得图片生成太快有造假感,而且还隐含了 666 这种网络迷因版本的好兆头,其实我觉得整个 mindx 库最有技术含量的代码就是这一个 6,虽然这个 6

account_circle
carlos gong (it/it/its) 🇽🇰(@Carlos_Gong) 's Twitter Profile Photo

90 年代初刚开始普及彩色显示器的时候,那一代程序员里是不是也有人呼吁「刚入行不久的后辈不要过度使用 syntax highlighting」?

Fun tidbit:我知道在本世纪初的北外,确实有人呼吁过「大一新生不要过度使用电子词典」:-)

以及我觉得今天已经不存在「入行」这个概念了——知识壁垒更高时代的遗产。

account_circle
piglei(@Piglei) 's Twitter Profile Photo

凌晨四点,迷迷糊糊地坐在床上给小孩喂奶,总感觉对面书架上有什么东西在盯着我。借着小夜灯发出的光,我眯着眼睛仔细辨认,终于看清了那个东西:一张陌生的年长女性的脸。瞬间,我的迷糊劲被吓到九霄云外。

究竟是家里的哪个大聪明,取了阿加莎的自传不正常放回去要平着摆出来啊!超影响睡眠的啊!😱

凌晨四点,迷迷糊糊地坐在床上给小孩喂奶,总感觉对面书架上有什么东西在盯着我。借着小夜灯发出的光,我眯着眼睛仔细辨认,终于看清了那个东西:一张陌生的年长女性的脸。瞬间,我的迷糊劲被吓到九霄云外。

究竟是家里的哪个大聪明,取了阿加莎的自传不正常放回去要平着摆出来啊!超影响睡眠的啊!😱
account_circle
piglei(@Piglei) 's Twitter Profile Photo

推荐一篇文章《从大佬身上学技术》。内容是我的一位同事,总结从另一位同事身上学到的优秀经验。比方说,如何通过文档和工具减负用户咨询,如何从技术角度反思产品设计,等等。值得一读。

PS: 文章作者在看新机会,能力靠谱(Python/Go后端),有意向的可通过博客联系他。

zhu327.github.io/2024/05/10/%E4…

account_circle
piglei(@Piglei) 's Twitter Profile Photo

如果用 GPT4 将自己写的中文翻译成英文,读到英文时,仍然能清晰辨认那些文字就是自己所写,用词、口吻、断句都很贴合自己的节奏,还挺奇妙的。这比少部分所谓“翻译家”要强多了。

如果用 GPT4 将自己写的中文翻译成英文,读到英文时,仍然能清晰辨认那些文字就是自己所写,用词、口吻、断句都很贴合自己的节奏,还挺奇妙的。这比少部分所谓“翻译家”要强多了。
account_circle
piglei(@Piglei) 's Twitter Profile Photo

晚上参加小学家长会,几位优秀家长在台上分享教育经验,“费曼学习法”“番茄钟”等词汇此起彼伏,我坐在下面,一直走神。开始琢磨起自家娃有什么优点。突然想起几个月前,临睡觉前她叫我过去,给我演示用 scratch 编的新作品。

演示过程中,程序出错了。然后,
1/3

account_circle